這則是要導入我設定的世界的必備文章
從這個文章可以理解貫穿六部的故事的濫觴, 是一些較基本的"故事內的人物所知道的常識"之一
究竟過了多久了? 沒人知道. 就算詢問黃帝、蚩尤、炎帝或是其他上古之戰參予且還活著的人們, 他們也不清楚. 時間的久遠讓一切都被淡忘. 過去在幾個勢力強大的部落, 在不受到太空無氧氣的限制並且能夠進行空間跳躍的術出現後, 開始引起了戰爭. 就算你問三皇任何一人, 他們也不知道也不記得當初為什麼要打那場空前絕後的巨大戰爭.
當時最突出的幾個勢力, 即為黃帝的黃龍軍、蚩尤的九藜軍, 炎帝的弘農軍, 刑天的五行軍, 還有不願意參與這場戰爭的女媧一族. 各族名將如 黃帝手下的四神將、麒麟、境界之王(紫)、土地之王(諏訪)、刑罰之王(映姬)、應龍、女魃、風后等, 蚩尤手下的四魔將、風伯、雨師、五十幾位巨人兄弟等, 炎帝手下的祝融、伏羲、后土、共工、赤松子(藥師)等, 刑天手下的金木水火土五行將領與魔獸饕餮、渾沌、檮杌等數隻.
戰爭開始後, 四方彼此牽制, 後來炎帝與黃帝結盟, 蚩尤與刑天結盟. 戰事持續了好幾年, 而各方僵持不下. 黃帝一方出計示弱, 刑天軍按不住陣腳就攻了進去, 中了黃帝的計而主力遭圍攻, 成了第一個戰敗的勢力. 最後老大刑天被黃帝斬首, 埋於首陽山. 而炎帝在參予包抄時, 承受不住蚩尤軍的猛攻, 慘遭擊破, 最後決定遠退, 而後放棄爭奪王者的位子, 安定的居住在南方的某個星球. 為了躲避追殺, 全民躲於地下, 不住於地表. 而地下開發完畢後, 炎帝放出強大的火術,使該星球看似不適合居住. 後來在他們星球地表生活的人們也因此寥寥無幾. 雖然炎帝一族破壞了盟約私自逃走, 黃帝一方並沒有特別責怪或是追討 (畢竟少了個敵人又已經得到幫助包抄刑天)
最後的決戰於一個名為濁鹿之地進行. 雙方渾身解數, 但死傷也慘重. 最後的勝利卻是因為黃帝用了最基本的陣勢"一字長蛇陣"擾亂了蚩尤軍, 看似愚蠢的行動成功的吸引了蚩尤軍傾巢而出的圍剿, 卻也因此露出了破綻, 黃帝與四神將趁虛而入, 君臣五人連手打敗了勢單力薄的蚩尤. 具記載, 最後打敗蚩尤的招式為黃帝研發許久的奧義-八方劍‧弒羅煞. 而蚩尤原本要以元神逃走, 被黃帝與境界之王"紫"聯手用禁術封印於太虛之中. 並為了防止其逃出, 封印術式放於七曜之輪, 並設立璇璣宮, 世代看首封印. 而為了以防萬一, 只有蚩尤六魄封印在太虛中, 三魂被各自鎮壓於各處. 一封印於後來蓋起飛凰宮的地底, 一封印於黃帝後來創立的幻想鄉的地區的某坐山上, 一封印則封印於戰勝的紀念碑底下. 後來紀念碑旁蓋起了祭祀黃帝的天若宮.
戰爭結束以後, 應龍與女魃相繼轉世, 四神將也散去, 創立了屬於自己的部族. 而後世稱為"刑罰之王"的映姬配到了掌控生死的權力與掌管"生死"的寶具, 成了最高的閻王. 而後世稱為"土地之王"的諏訪得到了掌管土地的權力與掌管"存活之地"的寶具, 成為了土地神的頂點. 後世稱為"境界之王"的紫選擇不得到任何權力, 只繼續跟隨著黃帝, 而被賜予掌管"空間"的寶具. 而至於麒麟, 自願的留下來, 成為黃帝住處"天闕"的守門人.
其餘勢力的將領們, 多半都逃走了, 少數對抗的也被殺了...往後的好幾千年, 也沒有出現以銀河系為單位的大規模戰爭. 即使有零星的戰事也和那場上古之戰的大完全不能相比.
至於開天闢地後還有其他留下來的13樣寶具, 擁有"控制物質"的寶具中, "空間、生死、存活地"的寶具已由後世稱為三王的人掌管, 而剩下的十個寶具, 能控制"風、雷、水、火、土、金、木、光、暗、鬥"的寶具, 也必須由人保管, 以免破壞宇宙的平衡. 為了決定最適合的人選, 黃帝與臣子們將他們所有的"見識、經驗、眼光、資質評論"等記憶複製於一個無法被破壞的水晶之中, 並賦予其神隱的能力, 每2000年出現一次, 決定下任的合適人選. 這就是守護者的由來.
時至今日, 守護者的職位傳承了下來, 但是沒人知道這神器的真正意義在哪. 一切都平安的過來了, 新的十個守護者上任, 但是命運終究捉弄人. 故事就由十個新上任的守護者開始...
0 意見:
張貼留言